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》為我國古代最巨大的官修圖書目錄。又稱《四庫全書總目》,或簡稱《四庫提要》。由清代永瑢、紀昀等編纂。永瑢,為乾隆皇帝第六子。紀昀(1724—1805),字曉嵐,一字春帆,今河北獻縣人。著名學者,官至禮部尚書、協辦大學士。該書自乾隆三十八年(1773年)開始編修,至乾隆四十六年初稿完成。經過修改、補充,于乾隆五十四年定稿,由武英殿刻版。乾隆六十年,浙江地方官府又據杭州文瀾閣所藏武英殿刻本翻刻。自此方得廣泛流傳。全書200卷。著錄圖書3401種,79309卷,存目6793部,93551卷。基本上包括了清乾隆以前我國重要的古籍,特別是元代以前的書籍更完備。分經、史、子、集四大類,大類下又分小類,小類下又分子目。每大類與小類前面均有小序,子目後面有按語,簡要說明此類著作的源流以及劃分類、目的理由。該書著錄了清乾隆以前包括哲學、史學、文學以及科學技術等各方面的文化典籍一萬多種,為我國收書最多的目錄,而且寫有內容提要和評論,為學者研究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的曆史,提供了一部翔實的書目。但它是由乾隆欽定、督辦的官修書目,在圖書入選、內容著錄、提要、評論等方面,都反映了封建統治階級的觀點和利益。
圓月 月有圓有缺,我們現在要說的是圓月,因為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月圓的晚上,這天晚上的月比平時更美,美得神秘,美得淒涼,美得令人心碎。 我們要說的這故事也一樣,充滿了神秘而美麗的吸引力,充滿了美麗而神秘的幻想。在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傳說中,據說每當月亮升起時,總會有一些精靈隨著月光出現,花木的精靈,玉石的精靈,甚至連地下的幽魂和鬼狐都會出來,向圓月膜拜,吸收圓月的精華。 有時候他們甚至會化身為人,以各種不同的面目出現在人間,做出一些人們意想不到的事。 這些事有時令人驚奇,有時令人感動,有時令人恐慌,有時令人歡喜,也有時令人難以想象。他們能夠把一個人從萬丈探淵中救出來,也能把一個人從山峰上推下去。 他們能夠讓你得到世上所有的榮耀和財富,也能讓你失去一切。 雖然從來沒有人看見過他們的真面目,可是也沒有人能否認他們的存在。
陸羽(733一804),字鴻漸,複州竟陵(今湖北天門)人。因著《茶經》而名揚四海,被譽為“茶聖”、“茶宗”、“茶祖”、“茶仙”、”茶神”。他出身于一個貧困的家庭。自幼好學,唐天寶十一年(752)出巴山,涉峽州,考察茶事,結識不少社會名流。22歲,陸羽潛心于茶事研究和著述。至乾元三年(760),開始隱居湖州苕溪一帶搜集采茶、制茶、飲茶的資料,四年後,他根據32州調查資料,寫成《茶經》初稿。其後,在大量讀書,翻閱資料的基礎上,《茶經》才被修訂成書,出版于建中元年(780)。《茶經》的內容十分豐富,在七千余字的著作中,凡栽茶、采茶、制茶、飲茶等各方面的事宜都寫到了。他寫工具和器皿的運用,不僅說明了技術問題,而且也說明了文化的演變和區別。
五十多年前,瑪格麗特·米切爾以瑞特·巴特勒離斯佳麗而去結束了《亂世佳人》的故事,但以斯佳麗的一段內心 獨白為兩人日後的感情糾葛埋下了一個伏筆:“……明天我要想出個辦法來重新得到他,不管怎麼說,明天就是另外一天了。”時隔半世紀後,從幾百人中被選中,續寫《亂世佳人》,她數易其稿,終于寫出了“明天”的故事:《亂世佳人》續集《斯佳麗》。
本書于1991年9月25日在全世界幾十個國家以不同的文字同時出版。作者在書中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斯佳麗與巴特勒、對故鄉愛爾蘭、對愛爾蘭的親人們既愛且恨的複雜心理,其中不乏扣人心弦、催人淚下的描寫。作者里普利不無得意地說,《斯佳麗》不失為一本好書。
當代作家。河北南皮人,生于北平。上中學時參加中共領導的城市地下工作。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。1950年從事青年團的區委會工作。1953年創作長篇小說《青春萬歲》。1956年發表短篇小說《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》,由此被錯劃為右派。1958年後在京郊勞動改造。1962年調北京師范學院任教。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、工作了10多年。1978年調北京市作協工作。後任《人民文學》主編、中國作協副主席、中共中央委員、文化部長、國際筆會中心中國分會副會長等職。這時期著有大量文學作品如10卷本《王蒙文集》等。其中有多篇小說和報告文學獲獎。作品被譯成英、俄、日等多種文字在國外出版。王蒙的作品反映了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的坎坷曆程,他也由初期的熱情、純真趨于後來的清醒、冷峻,而且樂觀向上、激情充沛,井在創作中進行不倦的探索和創新,成為新時期文壇上創作最為豐碩、也最有活力的作家之一。
《劍玄錄》又名《奇俠絕情劍》,為古龍所著武俠小說,亦有疑為由他人代筆者。另外本書因女角極多,網絡上曾將其中十二人合稱“劍玄錄十二金釵”。《劍玄錄》成於1965年,若論出版年份,實屬古龍早期之作。 本書以「七殘八劍」開始,八式劍法實為驚世武學——「海淵八劍」。本書亦以此為緯,芮瑋代父複仇為經。 芮瑋之父芮問夫為「黑堡」堡主林三寒暗算,留下遺言而死。芮瑋遂假意投靠「黑堡」,意圖刺殺林三寒,不果,為林三寒手下追殺幾死,幸得「天池府」少主簡召舞救回性命。 簡召舞與芮瑋外貌竟然難以分別,簡召舞遂心生一計,挾恩自重,令芮瑋假裝自己,返回「天池府」,瞞騙家人,然後暗中開展不可告人的陰謀……
《詩經》,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,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,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(前11世紀至前6世紀)的詩歌,共311篇,其中6篇為笙詩,即只有標題,沒有內容,稱為笙詩六篇(《南陔》《白華》《華黍》《由庚》《崇丘》《由儀》),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。
《詩經》的作者佚名,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,傳為尹吉甫采集、孔子編訂。《詩經》在先秦時期稱為《詩》,或取其整數稱《詩三百》。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,始稱《詩經》,並沿用至今。詩經在內容上分為《風》《雅》《頌》三個部分。《風》是周代各地的歌謠;《雅》是周人的正聲雅樂,又分《小雅》和《大雅》;《頌》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,又分為《周頌》《魯頌》和《商頌》。
孔子曾概括《詩經》宗旨為“無邪”,並教育弟子讀《詩經》以作為立言、立行的標准。先秦諸子中,引用《詩經》者頗多,如孟子、荀子、墨子、莊子、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,多引述《詩經》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。至漢武帝時,《詩經》被儒家奉為經典,成為《六經》及《五經》之一。
《詩經》內容豐富,反映了勞動與愛情、戰爭與徭役、壓迫與反抗、風俗與婚姻、祭祖與宴會,甚至天象、地貌、動物、植物等方方面面,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。
蓋聞:造化權輿之首,天道未分;龜龍系象之初,人文始著。雖萬八千歲,同臨有截之區;七十二君,詎識無邊之義。由是人迷四忍,輪迴于六趣之中;家纏五蓋,沒溺于三塗之下。及夫鷲岩西峙,象駕東驅,慧日法王超四大而高視,中天調禦越十地以居尊,包括鐵圍,延促沙劫。其為體也,則不生不滅;其為相也,則無去無來。念處、正勤,三十七品為其行;慈、悲、喜、舍,四無量法運其心。方便之力難思,圓對之機多緒,混太空而為量,豈算數之能窮?入纖芥之微區,匪名言之可述,無得而稱者,其唯大覺歟!朕曩劫植因,叨承佛記。金仙降旨,大云之偈先彰;玉扆披祥,寶雨之文後及。加以積善余慶,俯集微躬,遂得地平天成,河清海晏。殊禎絕瑞,既日至而月書;貝葉靈文,亦時臻而歲洽。逾海越漠,獻賝之禮備焉;架險航深,重譯之詞罄矣。
光緒帝載恬,同治十年(1871年8月14日)出生于北京宣武門太平湖畔醇王府,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,其母是慈禧的胞妹,這種特殊的家庭環境,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後被指定為皇帝,他在位34年,光緒十三年病死,終年38歲,廟號德宗,葬于河北易縣崇陵。 光緒帝19歲親政,他富有年輕人的進取精神,願意接受新思想,“不甘作亡國之君”,積極支持變法,一度成為維新派心中的“救世主”。但變法危及封建守舊勢力的利益,遭到以慈禧為主的清室貴族的阻撓。戊戌變法的失敗,使清王朝改變舊章的一線生機被扼殺。光緒帝沒有勇氣沖破封建倫理思想的束縛,“天顏戚戚,常若不悅”,心境悲愴,終其一生是屈辱和哀怨的悲劇命運。八國聯軍占領北京時,慈禧只好挾光緒帝倉皇逃到西安。義和團運動後,各地反清武裝起義此起彼伏,民主革命思潮在全國廣泛傳播,清王朝瀕于覆滅的邊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