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胡雪岩》三部曲的寫作過程,跟小女的年齡相仿佛。在這十余年之間,台灣經濟發展的情勢,使得我在寫作中途,不斷產生新的感慨。其中最深刻的是:第一,胡雪岩失敗的主要原因是,當英國瓦特發明蒸汽機,導致工業革命後,手工業之將沒落是時間的問題。胡雪岩非見不及此,但為了維持廣大江南農村養蠶人家的生計,不願改弦易轍;亦不甘屈服于西洋資本主義國家雄厚的經濟力量之下,因而在反壟斷的狐軍奮斗之下,導致了周轉不靈的困境。胡雪岩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資本家;如果在現代一定會獲得政府的支持,但當時的當政者並無此種意識。所以他的失敗,可說是時代的悲劇。第二,胡雪岩失敗後,態度光明磊落,不愧為我鄉的“杭鐵頭”。看到近年來不斷發生的經濟犯罪事件,我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從胡雪岩身上記取若干警惕與感化?第三個濃重的感慨,胡雪岩是李鴻章與左宗棠爭奪政治權力、爭議發展路線下的犧牲者。從事投資,要看投資環境,而其間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:政治穩定。這應該是拙作的另一個始料所不及的貢獻。

“文皇少長習兵,據幽燕形勝之地,乘建文孱弱,長驅內向,奄有四海。即位以後,躬行節儉,水旱朝告夕振,無有壅蔽。知人善任,表里洞達,雄武之略,同符高祖。六師屢出,漠北塵清。至其季年,威德遐被,四方賓服,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。幅隕之廣,遠邁漢唐。成功駿烈,卓乎盛矣。”---《明史》
看看,上面坐著這位大佬,身處永樂盛世的咱家,可是大明第一公爵,世襲罔替的祥符張家,老子是皇帝最信任的英國公張輔,還有什麼可擔心的?
作為這紈褲子弟中的第一人,太子黨中的老大哥,其實,咱的壓力也很大!
盛世浮沉驚風雨,世事離奇戀紅塵。
毀譽笑罵人情暖,問心無愧鼎盛家!

莫名奇妙來到索馬里的李嵐,卻擁有號稱一切奇跡的創造者——紅色警戒基地車。
至此,一場席卷地球的風暴悄然在索馬里形成。
李嵐︰“我的存在,除了不斷創造奇跡外,就是要挑戰世界秩序!”
奧巴馬︰“我們必須加強在印度洋的軍事存在,特別是亞丁灣,一個航母戰斗群絕對不夠。”
薩科奇︰“為了保證地區的和平穩定,必須出兵索馬里,推翻恐怖主義傾向的政權,建立親和西方的政權。”
普京︰“又多了一個可以拉攏的對象,這有助于俄羅斯在亞丁灣的存在感。”
安倍︰“誰能告訴我,那些大章魚是怎麼回事,為什麼天天在日本周圍海域晃悠,而且為什麼它們只襲擊我們日本的船只。難道我生活在恐怖片里面嗎?”
中華領導人︰“請大家保持克制,相信全新的索馬里**,一定會徹底決解地區和平問題的。”